“賡續(xù)青春百年志,踔厲奮發(fā)向未來”系列活動|航天點亮夢想,奮進嶄新征程671
發(fā)表時間:2022-04-24 13:00 2022-04-24 閱讀數(shù):333 大風泱泱,大潮滂滂。文明圣火千年未絕者,唯我中華大地。探索未來,中國在拼搏,回溯本源,華夏亦未停止。從新中國建國伊始,中國人民對科技的探究從未停止,道路漫長,行且將至。 ![]() 但駕東風御北斗,送我蟾宮賞桂香 ![]() ![]() “夢啟九州,壯凌云之志;緣定寰宇,銘空天之魂?!弊?016年起,我國將新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(wèi)星“東方紅一號“成功發(fā)射的4月24日設立為“中國航天日”,國家航天局系統(tǒng)工程司副司長呂波日前公布,今年的中國航天日主題為“航天點亮夢想”,以航天夢托舉中國夢,激發(fā)匯聚逐夢筑夢的磅礴力量。 以夢為馬,立夢韶華。過去一年,中國航天經(jīng)緯天地,逐夢太空,進一步宣揚崇尚科學,探索未知,敢于創(chuàng)新的理想信念。為宣傳航天知識,學習航天精神,福州第十中學于航天日當天組織各團支部開展了以“航天點亮夢想,科技指引未來”為主題的團日活動。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當夢想之光被點亮,便會迸發(fā)無窮的力量。祝融探火,在遙遠的火星留下了屬于中國的印記;羲和逐日,實現(xiàn)了中國太陽探測零的突破;天和傲游星辰,把家園拓展至浩瀚星空。以航天夢托舉中國夢,以少年夢的點點星光,匯聚為華夏大地的星辰大海。 澤披萬方,化羽先翔。 ![]() ![]() ![]() 深鑄強國重器,放飛強國之夢 ![]() 近日,我校團委組織美術(shù)社及美術(shù)特長生開展大國重器繪畫宣傳活動,同學們以繪畫的形式展現(xiàn)了近年來我國科技領域的重要發(fā)明,而這些科技發(fā)明是科技工作者們步履不停的證明,他們在追尋科學真理的道路上百折不撓,不斷刷新著人類所能達到的新高度,科技界必將乘著時代的東風再啟航,向著更加多姿多彩的未來昂首前進。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高一8班 鄭欣玥 ![]() 高一8班 林欣雨 ![]() 高一8班 陳泠希 ![]() ![]() ![]() 科技飛速發(fā)展的時代里,世界之觀中華,所見是月背著陸,探火啟程,而中華兒女所見,是嫦娥千年企盼終赴月宮廣寒,是屈子百代追問謎底即將解開。上古圖騰今化實形,成蛟龍五洋游寂海;西游遠途磨一行者,今悟空金睛探深空。 華夏先民五千載未停步的探索于今日騰飛,而于舉世矚目的科技成就中,中國寄寓著民族文化的獨特浪漫。中華科創(chuàng)的結(jié)晶,帶著炎黃子孫的求索與想象,攜著傳統(tǒng)文化中屬于一個民族共同的記憶與企盼,步向前程,邁向世界科研的第一線。 ![]() ![]() ![]() 風舉云飛壯強國,立夢天宮明使命 ![]() 4月16日,神舟十三號圓滿完成太空任務,返回地球。王亞平一句“摘星星的媽媽回來了”引得無數(shù)人淚目;少年時的葉光富曾在作文中寫下“我做了一個夢,逐漸長出了翅膀,飛上了太空”,如今,時過境遷,他完成了當初的夢想;翟志剛也曾說過:“最難的是如何能夠把一件簡單的事,用最高標準和十倍的熱情千遍百遍地做好”,如今,他們是所有中國人的驕傲。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:“探索浩瀚宇宙,發(fā)展航天事業(yè),建設航天強國,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?!焙教斓囊饬x在于能夠增強民族自信,增強民族凝聚力。對于一個強盛的國度而言,先進的航空工業(yè)不可或缺,對于太空的開發(fā)利用更是必不可少。如今太空日漸演變成各國展現(xiàn)綜合國力和科技軟實力的重要陣地,太空探索也成為各國關注的焦點。網(wǎng)課期間,福州十中各團支部組織團員收看了由中國空間站的航天員們帶來的“天宮課堂”直播課。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“飛天夢永不失重,科學夢張力無限?!? 讓我們用實際行動致敬心懷憧憬、勇往直前的中國航天人;用好奇心和創(chuàng)新精神不斷追尋“科學夢”,點燃“航天夢”。觀看“天宮課堂”直播后,團員們對航天知識和航天精神有了進一步的了解,寫下了自己的心得和體會。 ![]() ![]() ![]() 觀“天宮”有感 ![]() 高一(6)班 李藝靈: “因熱愛而執(zhí)著,因夢想而堅持”,這是執(zhí)行神舟十三號飛行任務的航天員王亞平的一番話。每一次針對空間站任務的水下訓練,體能消耗都相當于跑一次“全馬”;每次離心機訓練都要最多承受8個G的過載,臉部會變形、胸部會因受壓而呼吸困難,但航天員大隊成立20多年來,從未有人按下“暫停按鈕”。這種身體可以“過載”,信仰和精神永遠“輕裝上陣”的狀態(tài),詮釋的是一種信念、一種意志。雖然我們不能同神舟十三號的航天員一樣把足跡留在浩瀚蒼穹,但我們可以在新的長征路上,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 ,不斷以愛國精神、載人航天精神鑄魂補鈣、淬煉成鋼。 高一(7)班 林藝涵: 航天科技一直是任何國家都必須重視的一個新興領域,對我們探索太空以及探索未知領域有著很重要的作用?!吧倌陱妱t國強, 少年富則國富...”多么豪情壯志的話語,多么洶涌澎湃的激情。的確,少年是最有想象的,是最朝氣蓬勃的,是最有激情的。少年當以“正青春”的奮斗姿態(tài)和精神狀態(tài),努力學習,增長本領,積極作為,答好青春”擔當之卷”。當以建設祖國為目標以實現(xiàn)自己的夢想,在民族復興這場”接力賽”中,跑出屬干青年一代的好成績。 高二(1)班 林思彤: 這是天空課堂的第二課:翟志剛、王亞平、葉光富相互配合,生動演示實驗,深入淺出講解背后的科學原理。這不僅僅是知識課堂,更是溝通的橋梁。偉大事業(yè)孕育偉大精神,偉大精神推動偉大事業(yè),正是隱姓埋名的廣大一線航天人,他們用他們的堅守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,他們天高地迥,覺宇宙之無窮。如今,我們更要在他們矢志不渝的精神號召下,學習能吃苦,能奉獻的精神,去維護中華民族的尊嚴。飛天夢永不失重,科學夢張力,仰望星空,腳踏實地,我們一定會越走越遠。 高二(3)班 李怡: 這次的天宮課堂,展現(xiàn)給我們的不僅僅宇航員們在太空中的生活和趣聞,更是教會我們在與時代同行的路上,需要一顆強大的抗挫折之心,細數(shù)建國以來,我國的航天事業(yè)發(fā)展迅速,路途中卻也經(jīng)受了磨難與挫折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和使命,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際遇和挑戰(zhàn),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情感體驗,出生在新世紀的我,見證了新時代中國的發(fā)展:我看到奧運會上中國健兒矯健的身姿,為祖國感到驕傲;我看到“天宮課堂”太空授課成功,掩飾不住對祖國科技發(fā)展的自豪和喜悅。 ![]() ![]() ![]() 結(jié)語 ![]() 只有科技強大,國家才能強大;只有國家強大,我們的生活才能安寧;只有生活安寧,國家才能發(fā)展??萍紕?chuàng)新就是一個國家騰飛的翅膀。通過對“天宮課堂”的學習,讓團員更直觀的了解到了航天科技及其成就。同時他們對在于航天的重要性方面更有體會,增強了青少年的民族自信和愛國情,更加明確了作為青年一代的責任和前行的方向。 如果將地球比做大洪水時代挽救生靈的諾亞方舟,在無限深邃的星海里百億年不停息的航行著,那么深空探測器便是人類向宇宙探路的信使。正如神話中殷勤探看的青鳥,搭載無數(shù)希冀飛向了我們即將迸發(fā)的遠方。深空的路,中國先行,提著一盞古樸溫暖的燈,愿能為后來者帶去一片光明。 這盞以恒星光源作為動力,將永不熄滅的燈也成了茫茫宇宙中,中國的象征。 它將承載著無數(shù)代中華兒女的航天夢,上九天攬月,下五洋捉鱉。 ![]() ![]() ![]() 本期撰稿:學生會 李怡 林藝涵 朱勤語 本期供稿:校團委 本期審稿:黃緒學 |